网站首页
业务范围
资讯动态
中心动态
行业资讯
媒体聚焦
通知公告
最新通知
交易动态
成交公告
项目频道
海洋产权项目
挂牌项目
实物资产
招商项目
投融资项目
合作机构项目
重大信息公开
基本信息
管理信息
经营情况
服务指南
法律法规
交易规则
资料下载
走进我们
中心简介
企业文化
大事记
联系我们
媒体聚焦
中心动态
行业资讯
媒体聚焦
主页
>
资讯动态
>
媒体聚焦
>
为海洋技术发展找准『定盘星』:坚持世界眼光 制定国际标准 加强体系建设
时间:2020-10-13 09:52 点击: 次
如果调查项目使用的设备规格和采用的计量方法不一致,那么取得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则无法进行比对和衔接;如果不能把噪音、灯光、震动等影响因素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实施海底勘测和工程开发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标准化。标准化与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如同海洋技术发展的“定盘星”。但许多人并不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海洋观测与保护领域的相关国际标准,仍存在部分空白。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以下简称ISO)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海洋技术分委会第七次全会以网络形式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加拿大、巴拿马、伊朗、德国、韩国、英国、沙特阿拉伯、丹麦等国以及国际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30余位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积极推进海洋技术领域标准化进程。
据悉,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海洋技术分委会由中国发起设立,现已成立6年多,主要负责为相关海域的观测、开发和环境保护制定国际标准,开展技术标准研制,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推进标准化进程
2014年7月2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投票通过了在ISO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框架下成立海洋技术分委会的决议,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当选海洋技术分委会首届主席,分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
海洋技术分委会的成立,对于各国开展海洋观测、勘探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海洋技术分委会的成立代表着海洋技术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正式登上ISO的舞台。与船舶等传统领域不同,海洋技术是一个新兴的科学领域。以前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制定工作主要集中在船舶领域,很少涉及海洋观测与保护方面的海洋技术。”李家彪说。
成立以来,海洋技术分委会致力于开展海洋观测、资源勘探和海洋保护领域的测试方法、操作规程、设备设施、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制定,为全球海洋调查、观测提供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积极推动水下观测系统的建立、海洋能的利用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海洋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海洋技术分委会成立后,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纷纷加入,分委会的参与成员国由最初的5个增加到12个,观察成员国从0个增加到6个。
目前,海洋技术分委会已经发布了《潜水器耐压壳体和浮力材料静水压试验方法》等3项海洋技术领域国际标准,有11项国际标准提案通过了立项投票、正处于制定之中。
近日召开的海洋技术分委会第七次全会决定,将加快推进潜水器术语、海水淡化术语、反渗透膜测试方法、数字水听器、噪声记录仪等标准制定进程。
力促标准化体系建设
当前,全球海平面上升呈现怎样的趋势?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造成怎样的影响?解答这些科学问题,离不开科研人员对海洋的整体性观测,从而推动海洋科学技术进步,突破当前各国面临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瓶颈。在这一过程中,协调统一的系列标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建立协调统一的国际标准,取得合格的、可以进行比对的数据,才能够形成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对海洋进行分析和评估。
此外,各国、各地区的法律框架、管理理念、资源禀赋各有不同,也需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综合性调查、分析、验证和标准设置、调整,形成协调一致的国际标准,以保证全球海洋观测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近年来,海洋技术分委会高度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观测开发领域的产品性能、调查规范等标准研制。在海底采矿活动对海洋生物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方面,海洋技术分委会成立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组,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专家开展了《深海环境的长期原位成像调查》《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生物调查技术规范一般原则、定义和要求》等5项标准制定工作,为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供国际海底区域矿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规范;海洋技术分委会专家作为ISO代表参加了在联合国召开的国家管辖海域外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会议,为各方开展标准化合作提供支持。
今年4月,ISO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主席战略专家咨询组和秘书会议通过网络方式召开。会上,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冯旭文作了《海洋微塑料污染及其应对措施》的报告,介绍了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分布、环境效应,国际和区域组织的法律框架、各国管控实例,现有监测技术与相关标准等,提出了加快研制统一的海洋微塑料监测鉴定方法的建议。
当前,在海洋观测领域,《海洋环境传感器性能规范、试验和报告一般要求》标准即将发布,《海洋电导率—温度—深度测量仪器的通用技术要求》正在制定。
搭建“请进来”“走出去”的桥梁
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积极参与海洋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为我国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李家彪表示,海洋技术分委会能够进入ISO大家庭,离不开我国海洋领域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坚持,得益于我国在海洋调查、海洋装备领域奠定的扎实基础。
下一步,海洋技术分委会将积极推动海洋技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将为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水道测量组织、国际海底管理局、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全球海洋技术产业搭建合作桥梁。
同时,海洋技术分委会也可以向我国相关企业及时反馈全球海洋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将发展新理念、新思路“请进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编制工作,也有利于中国的产品和技术“走出去”,将我国的一些成熟、先进的行业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有效增强我国在海洋技术等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助力我国海洋装备技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来源: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中国自然资源报